阿克苏地区越冬代、一代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措施

新三农  2024-11-12 20:49:25   3  2 赞

阿克苏地区越冬代、一代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措施

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的棉铃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将重点介绍阿克苏地区越冬代、一代棉铃虫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越冬代棉铃虫的发生情况

越冬代棉铃虫是阿克苏地区棉铃虫害的主要虫源之一。每年冬季,越冬代棉铃虫会在棉花田中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如枯枝落叶、土壤缝隙等。随着气温的升高,越冬代棉铃虫开始孵化,并进入幼虫期。在春季和夏季,越冬代棉铃虫会大量繁殖,成为一代棉铃虫的主要虫源。

棉铃实夜蛾生活简史

二、一代棉铃虫的发生情况

一代棉铃虫是阿克苏地区棉铃虫害的主要危害时期。一代棉铃虫的幼虫期通常发生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此时棉花已经长成,成为了棉铃虫的主要食物来源。一代棉铃虫的幼虫会通过咬食棉花叶片、茎秆和蕾花等部位,导致棉花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如何消灭棉铃虫卵

三、防治措施

针对阿克苏地区越冬代、一代棉铃虫的发生情况,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具有较强抗虫性的棉花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棉铃虫的危害程度。

2. 加强病虫害监测:定期对棉花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棉铃虫的虫源和危害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棉花的抗虫能力,减少棉铃虫的危害。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控制棉铃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5.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四、案例分析

以某阿克苏地区的棉花种植户为例,该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他选择了具有较强抗虫性的棉花品种进行种植。他定期对棉花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了棉铃虫的虫源和危害情况。然后,他合理施用了有机肥和化肥,提高了棉花的抗虫能力。他还利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进行了生物防治。在必要时,他使用了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他成功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保证了棉花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阿克苏地区越冬代、一代棉铃虫的发生情况对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可以采取种植抗虫品种、加强病虫害监测、合理施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棉铃虫的危害程度,保障棉花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文章《阿克苏地区越冬代、一代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措施》

一、棉铃实夜蛾生活简史

越冬代(第四代)的成虫盛发期则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各代的卵期分别为7天、3天、3天和5天。幼虫共有6龄,有时也会出现5龄的情况。在平均气温为21℃的条件下,幼虫的生命周期约为22天,蛹期平均为10天。第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早春种植的麦类和苜蓿,而从第二代开始,它们开始转向果树等其他作物。

二、如何消灭棉铃虫卵

②各代的防治模式及防治要求如下:第一代棉铃虫主要发生在麦田,此时麦田还需要防治的有蚜虫,这时也是天敌繁殖增多的时期,因此,在防治时要注意保护天敌。棉铃虫一般情况下不需防治,麦蚜需要防治时可用40%乐果乳油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如遇棉铃虫大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采用BT、核型多角体病。

三、如何防治棉花棉铃虫日期

如果是新疆北疆棉区一般在5月、6月、7月和8月底防治越冬代和1

最佳防治期:越冬代或低龄(1

相对湿度在70%以上,为害严重。但雨水过多,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蛹的死亡率升高。暴雨可冲掉棉铃虫卵,对其发生亦有抑制作用。成虫需在蜜源植物上取食作补充营养,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气温适宜,产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铃虫成为发生最严重的世代。

发生规律:全国均有发生。代数较棉铃虫少。在新疆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卵散产,前期多产在寄主植物中部叶背面的叶脉处,后期产在萼片和果实上。幼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为害。卵发育历期3~4天,幼虫期11~25天,蛹期10~17天,成虫期5~7天。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通过秋翻冬灌及。

(1)农业防治种植抗虫品种。目前推广应用的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红铃虫也有较好的抗性。调整棉花播期。控制棉花生长发育进度,可有效地控制棉红铃虫的为害。如推迟棉花播期,使现蕾期推迟,可减轻第1代棉红铃虫为害;或促使棉花早熟,在第3代棉红铃虫发生时棉铃已处于老熟阶段,不利于棉红铃虫的取食。帘架晒花。

而有些一化性昆虫,则在任何地区都是严格地一年发生1代。多化性的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的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也有一些昆虫出现局部世代的现象,如棉铃虫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但有少部分第4代蛹。

重点做好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蓟马、棉盲蝽、烟粉虱、枯萎病、黄萎病、苗病、红叶茎枯病的防治。(二)主要技术措施1.播种期预防对象:苗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地下害虫等。(1)选用抗(耐)枯萎病、黄萎病和抗虫品种。(2)根据各棉区苗期病虫主要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做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