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是什么?荔枝蝽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新三农  2024-07-30 09:11:38   13  3 赞

荔枝蝽是什么?荔枝蝽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荔枝,这一甘甜多汁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荔枝树的生长过程中,有一种名为“荔枝蝽”的害虫,对荔枝产量和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荔枝蝽的本质、为害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期帮助农业从业者和果农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荔枝蝽是什么?

荔枝蝽,学名为Tessaratoma papillosa,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昆虫。这种小型至中型的昆虫体型扁平,通常呈现黑褐色或深绿色,并覆盖有微小的毛。它们的触角分为四节,头部较小,而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背部的三个黄色或橙色的眼点,给人一种颇具警示色的视觉冲击。

荔枝蝽是什么?荔枝蝽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荔枝蝽的为害症状

荔枝蝽主要危害荔枝和龙眼等无患子科植物,成虫和若虫均会吸取植物的汁液为食。受害的植物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荔枝蝽是什么?荔枝蝽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1. 叶片卷曲:由于荔枝蝽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不正常的卷曲现象,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 叶尖枯黄:受到侵害的叶尖部分逐渐变黄,最终枯死。

3. 果实发育不良:严重的侵害会导致果实发育受阻,造成果实小、品质差,严重影响产量和销售价值。

荔枝蝽是什么?荔枝蝽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4. 树势衰弱:长期受蝽害虫困扰的树木,整体生长状况会变差,抗病能力下降。

防治方法

面对荔枝蝽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科学的防治方法:

荔枝蝽是什么?荔枝蝽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或是应用寄生性昆虫如卵跳小蜂来降低蝽的数量。

荔枝蝽是什么?荔枝蝽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2. 物理防治:通过设置粘虫板或者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减少成虫的数量。合理修剪树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害虫滋生的环境。

3. 化学防治:当害虫数量过多时,可适当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以免对环境和其他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4. 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肥和浇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及时清除园内的落果和杂草,减少害虫的藏身之所。

5. 监测预警:定期监测害虫种群动态,一旦发现异常增长趋势,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总结

了解荔枝蝽的特性及其造成的为害症状,并运用多种防治手段综合管理,是保障荔枝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上述介绍的方法,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荔枝蝽的危害,还能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热爱自然、关心食品安全的人们来说,这些知识和技能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守护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甜蜜馈赠,确保每一颗荔枝都能健康成长,带给世界无尽的甜蜜与活力。

一、如何防控荔枝蝽?

荔枝蝽又名荔枝椿象,俗称“臭屁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广泛分布于我国荔枝、龙眼产区,以成虫、若虫吸食嫩芽、嫩梢、嫩叶、花梗、果实的汁液,造成芽梢枯萎和落花落果;其另一为害是吸食刺孔常常导致病菌的侵染,进而引起果实变质腐烂。防控措施:①人工捕捉。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春季的雨后早晨,摇树振。

二、做好当前荔枝蝽防治

荔枝蝽(俗称臭屁虫)是为害平和县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为害,导致落花与落果,常年可致8%一20%产量损失。该虫在平和县一年发生-代,如果卵孵化盛期与荔枝花期相吻合时,其为害就严重。去冬今春温度偏低,荔枝蝽始见期偏迟,成虫量较低。据山格镇、南胜镇、大。

三、荔枝里面的白色虫子是什么虫子?

是蝽类虫子的卵,极有可能是荔蝽的卵。荔枝蝽又名荔枝椿象。果树害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腹面被白色蜡粉,有臭腺,开口在胸部腹面中后胸交接处。卵圆球形,长2.5~2.7毫米,淡绿色,化前变为深灰色。若虫体色红黑相间。卵:近圆。

生物防治:荔蝽天敌有寄生于卵的平腹小蜂,荔蝽卵跳小蜂,马来黄腹卵小蜂,和黄足小蜂,以及荔蝽菌、螳螂、鸟类等,都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在广东省已推广应用,福建省也已试验示范,在早春引入或繁殖积累足量的平腹小蜂,在荔蝽产卵初期开始放蜂,以后每隔10天放一次,共。

②在荔枝蝽蟓生卵前期放正腹小蜂开展微生物防治。荔枝蒂蛀虫的防治荔枝蒂蛀虫的防治稚虫孵化后自卵壳底端蛀入果子或嫩梢内摄食,导致落果、虫粪果、花穗或嫩梢变枯,成熟稚虫在郁闭的叶子结茧化蛹。防治方式:①抑止冬梢,做好清园减少虫源。②在蛹蒙版率达40%和80%时喷90%敌百虫800加倍8817。

荔枝蝽的防治手段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首先,农业防治方面,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在冬季低温时期,当气温降至10℃以下,荔枝蝽由于冷冻不易活动,此时可以采取突然摇动树枝的方式,促使越冬成虫坠地,然后集中进行焚烧,达到消灭的效果。另外,利用平腹小蜂也是防治荔枝蝽的一种自然控制方法,。

荔枝蝽:它主要在龙眼树枝叶发育的时期和花期、幼果期危害,它不单单危害龙眼的枝叶,还危害龙眼的果实。斑藻病:斑藻病主要是因为低温高湿所引起的病毒传播,一般是在夏天多雨的天气发生。3、酸腐病:酸腐病发的缘由是因为园间的温度太高,同时降雨量也比较大。一、荔枝蝽症状:荔枝蝽。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但不久又爬回树上。若虫期58~116天,其盛发期正值荔枝、龙眼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因而常引起落花落果。若虫三龄以前抗药力弱,是防治最佳时期,6月份新成虫陆续出现,旧成虫相继死亡,成虫寿命203~371天,平均寿命长达311天。荔枝椿象的天敌有多种寄生蜂、鸟类、蜘蛛、蚁类、白僵菌等。

茘蝽,又叫荔枝蝽的若虫,而且是一龄的若虫,再大一点就不是这个颜色和条纹。荔枝蝽,学名昆虫纲,Tessaratomapapillosa(Dmry)半翅目,属于荔蝽科Pentatomidae。果树害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